有一天,洞山守初禅师在厨房量胡麻,有学僧来请求:“如何是佛?”
守初禅师就顺口答道:“麻三斤!”
有学僧不懂这个回答,就跑去问智门禅师道:“为什么说佛是麻三斤呢?”
智门禅师道:“百花盛开,如织锦美丽。”
学僧仍不懂,智门禅师又道:“南地竹,北地木。”
学僧更是不懂,又回到洞山守初那儿,把经过告诉洞山守初禅师。洞山守初视野很严肃地说道:“错的固然是错,对的又何尝不错,即使有理,又和佛性有什么关系呢?”
——洞山的“麻三斤”是一个有名的公案,自古以来,多少人参这个公案,越参越远。其实,麻三斤本身没有意义,只因为在秤量胡麻,你问如何是佛?别的回答都不如一句麻三斤,截断分别、意识、思想,无文字理路脉络可寻,不是更为亲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