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
竹林禅遇
发布日期:2012-07-25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查看次数:530 次

前言

 

        新年的竹笋拔地而起,已然成林,微风吹拂,摇曳峻美。回想去年此刻光景,我们正在建设禅堂,暴风骤雨,不时而至,重重困阻,如履薄冰。

 

        感恩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包容,禅堂于二零一零年七月二十八日竣工,就在当天,我们接待了中法文化交流协会的四十多位法国客人,他们此行希望深入学习中国传统 文化,特别是佛教。当天下午,在新建的禅堂,我和他们分享了我对禅的理解,以下是我根据当时所讲内容的整理。禅堂周围翠竹如海,我们不期而遇,姑且就叫竹 林禅遇。

 

        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禅堂,我们心灵的一片净土。禅堂遮挡了风雨,我们可以安然地坐禅、行禅,交流彼此心得。简单的木质结构,却充溢着清静的法喜。

 

        禅堂落成已近一周年,是为序,以记因缘,并向社会各界表达我无限的感激之情。

                                 
九华山大觉禅寺 宗学 合十
二零一一年六月一日


 竹林禅遇   

 

        毎个生命都有佛性,“Buddh” 这个词根的意思是觉醒、明了、智慧,汉译为“佛”。一个觉悟了,具有智慧的人,我们称之为佛。这里的觉醒是指彻底证悟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一般意义上的凡 夫没有明白人生的真义,处于无明之中。在觉醒者看来,凡夫的生活如在梦中。

 

        如何唤醒昏睡中人,常常须要借助一些方法,我们可以运用清脆的钟声,也可以碰触他的身体,通过触动身理,导致心灵的觉醒。通俗地说,佛法就是佛陀所说的方法,佛陀提供这些方法的目的,是帮助迷梦中的众生唤醒自己内在的佛性。

 

         毎个人都有自己的因缘,所用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而由于地域等诸多因素,形成不同族群在文化上的差异,也直接影响了方式、方法的选择。如佛教、基督教,以及中国的儒、道等,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和阐释大自然的奥秘。

 

        这些对大自然真理的认知,世代相传,汇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人们一定要稳稳地扎根在自已的传统和文化中, 才能感到安定幸福, 切断文化传统的根会使人痛苦, 如今的世人已有太多是丧失了传统的根, 他们苦不堪言, 象饿鬼似的飘游, 寻找可以填补心灵空虚的东西, 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回归各自的信仰传统。”

 

        但真理是不二的,殊途同归。如果你从巴黎到北京,尽管有许多条道路和交通工具可供选择,北京却是唯一的。

 

不二法门

 

        文化的交流和传承需要载体,图形与姿势是最原始的表达方式,直观的图形在视力健全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呈现,减少了分析判断带来的主观上的误差。中国的象形文字也具有这样的特性。


        为了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方向, 各具特色的文化一般都设计一个标志性的图案,如基督教的十字架, 佛教的卍字符,道家的太极图。这些并不复杂的图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而对于这些图形所表达意义的理解往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多少往事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这些智慧的图案却象一面面屹立不倒的旗帜,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这些标志性的图案, 究竟蕴含了哪些鲜为人知的密意? 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我们不妨从结构最简单的十字架开始。

 

        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空间,而空间与时间是同时诞生的,生命、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整体,正如波浪和水的关系。波浪是水的一种示现,生命是从时空中化生出来 的美妙的奇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的本质问题就是生命与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十字架简单、直接、形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十字架是由两条直线直角交叉而成,一条直线代表空间,另一条直线代表时间。两直线的交叉点代表时间与空间的聚合,标志着时空的存在,在此基础上万事万物的 存在和演变才成为可能,这是宇宙的历史层面。十字架上下左右可以无限延伸,代表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直指宇宙的本体,宇宙的本体有时也被称为宇宙的终极层 面,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解读十字架。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毎个时空交汇都是一个缘起,涉及到宇宙间所有的具体事物,十字架可以上下左右无限的延伸,表明缘起 的本质是空性的。

 

        十字架交叉点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视觉上的点,这是时空的组合,可能是刹那即逝的,也可以是延续较长的时间段,比如一朵花从开放到枯萎,一颗生长超越千年的大 树,人生的经历以及生命的轮回。现代科学将其定义为物理世界中的四维时空,即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四维时空的意义就是时间是第四维坐标,它与空间坐标是有 联系的,时间或空间是不能单独存在的,这就是说时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十字架利用两条直线的交汇点直观地表达了这一深刻内涵。

 

        在宇宙的历史层面,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等规律,有长短,来去,生死等相对的存在和转化。耶稣死于十字架,寓意耶稣在历史的层面示现了生与死,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

        

        宇宙的终极层面没有明暗,净垢,生死等一切相对的存在,耶稣在终极层面复活,得到永生。犹如波浪的生灭变化,波浪并没有死,它是水的一部分,它回归于水, 依然可以以新的形式波澜壮阔,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耶稣依然对人类产生影响,他的身体也如波浪回归水一样,归于尘土。

 

        我们不要以人格化来教条地理解上帝,上帝的真实含义指的是宇宙的秩序和规律,以及超越一切相对存在的宇宙的本体。当然上帝也具有宗教信仰层面的意义,那是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对于神的崇拜与信仰,折射出人类精神层面的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帝能起到抚慰心灵的作用。

 

         十字架一方面预示着上帝永恒、无限、绝对、圆满等终极意义,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人类历史之相对存在和有限作为。死亡与生命在十字架上会合,旧生命即“我” 之 生命,与基督同于十字架上,即生活在有相的娑婆世界,而新生命即基督“无我”之生命,超越了生死等无常变化,进入永恒,所以圣经告诉我们,十字架是死生、 旧新、肉灵、神我等之分水岭。

 

        十字架形象地表达出人之终极关怀与其实际存在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内在矛盾,在此,十字架展现出时空纵横,对立统一,两极相通的信仰图景,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 和复活,使这本不可逾越的两极得以相通,十字架的真理即是超越自我,分享超性生命,追求永恒的境地。对于佛教而言,这是不生不灭的涅槃界境。
“打得念头死,方得法身活” ,只有打破对波浪概念化的执著,波浪与水才能融为一体,在这一体的境界里超越了自我,人生的意义达到完善和大圆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督教以十字架作为其信仰中的基本教义,是非常理性的。基督教藉十字架的道理拯救人生脫离罪海与沉沦,改变信者的心性及行动,这实在是 贡献于人类的一次伟大创举。它不同于一般的宗教思想,一般宗教的根本思想是“靠好行为获得永生” ,耶稣死于十字架这件事本身,就在警示当时犹太人对于神的盲目崇信。
 

        然而现今的基督教信仰中又蒙上了历史的灰尘,一些失去理性的,教条的思想制造了痛苦与破坏。耶稣的血是要警醒世人理性地看待生命和信仰,如果背道而弛,可能耶稣流的不仅仅是血,更有遗憾和眼泪。

 

        当我们顺时针旋转十字架就会得到这祥的图案卍,这就是佛教的重要标志卍字符,历史上,卍字也是十字架的一种变化形式,卍字包括了十字架所代表的基本内涵, 但卍字是一个动态的图案,形象地展示了宇宙生生不息,永恒运动的特质,这个无与伦比的宇宙之轮常转常新,摧毁一切执着、教条、愚腐的思想和行为,理所当然 的,那些打着卍字标志,却从事背离真理的行为,同样被摧毁。

 

        文化的意义是将探索到的真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这就是体与用的关系。体是理体,即真理或理论,用是在此基础上的实践与发挥。中国佛教对卍字的翻译也不尽一 致,唐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女皇帝武则天又把它定为“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德”、“吉祥功德”等,即是对卍字 所表达内涵的应用。“卍”字代表了宇宙真理(体),当我们效法天地,与真理相应,自然能趋吉避凶,“功德无量”(用)。“体”不一定都能理解,“用”确实 直接的,比如电脑,很多人会用,却未必知道电脑的原理。

 

        十字架并不是基督教的发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都有十字架,当十字架信仰进入基督教之后,保留了生命和复活的涵义,并因此成为基督教的象征。十字架是上帝所 启示“救恩的中心” ,而印度佛教中卍字被称为“佛心的印章” 。印度卍字符出现于印度河文明时期,距今大约4500年。中国卍字符,出现时间距今大约也是4500年。

 

        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圣经中说,当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的日子,神吩咐他们:“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以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

 

        当我们吃了分别善恶的果子,我们就已经播下了自我意识的种子,我们将失去清净平等的觉性,我们将有可能以自己界定的标准来判断善恶是非,于是纷争、暴力和罪恶便难以遮拦地迸发出来。


        在中国,太极图(见图)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个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成了道家文化的象征。太极图外观上是一个圆形的图案。圆,通常代表无分别的混沌状态,也 就是太极状态,太极就是至于极限,指的是宇宙演生阶段中阴阳尚未分化的最初形式。同时圆也代表宇宙万物周而复始,无始无终。在禅宗,禅僧表达自己对禅的理 解或测试对方禅学水准时,通常在地上、空中或纸上画一圆圈,这圆圈便是圆相,象征真如、实相,以及众生佛性,这里的圆代表了宇宙的终极层面,即宇宙的本 体。总之,圆代表了一个包罗万象,大圆满的整体观念。


        我们知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宇宙按照这样的规律演变,形成了日月星辰,世间万象。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当然不在这个规律之外,因此就有了 因果、定数这些有关人生命运的问题。太极图中的S形曲线将代表太极的圆分成两部分,这就是太极生两仪。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两个小圆点,则汇成了两仪生 四象的图景,按照这样的规律演变成宇宙万物。


        太极图这个大圆同时也代表宇宙万物,既接应了内在规律的演变,也暗示了圆内这些规律的局限性,这些规律在太极 状态和宇宙的终极层面将不存在,所有的物理和化学定律也在这个层面失效。正因为存在这样的事实,改变命运才成为可能,当我们心无分别,与道相应,我们就突 破了规律的束缚,进入自由的境地。


        太极图中的S是一个奇妙的曲线,当我们也以S形曲线来联结太极图中的两点,我们将会看到这样的图案(见图),如果将S形曲线画直一点就成了卍,我们不难看出它与卍之间的联系。卍有左旋卐和右旋卍,有趣的是太极图也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图形(见图)。

 

       左旋还是右旋,或者说正旋还是反旋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你站在什么角度。是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还是太阳围绕着地球旋转,也都不是什么问题,英国科学家霍金 说:“人们可以利用仼一种图像作为宇宙的模型,对于我们天空之观测,既可假定地球处于静止,也可假定太阳处于静止得到解释,尽管哥白尼系统在有关我们宇宙 本性的哲学辨论中的作用很大,然而它的真正优势是在太阳处于静止的坐标系中运动方程要简单得多”。这就是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只具有相对的价值,这种以太阳为 中心的宇宙模型,比较方便宏观观测和定位银河系,以及更广阔的宇宙太空。


        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则以地球为中心,更便于安排我们的日常生活。易经正是灵活运用,善巧圆融地来定位人与各种宇宙现象的关系。后天八卦与先天八卦,对于处理人与宇宙现象之间的关系,就有着明显的不同。


        太极图巧妙地融入了卍字符,卍字符所表达的时空观念与易经对于时与位的理解是相通的。而太极图奇妙的组合,将易经的理、象、数皆融入其中。用S形曲线来表 现时空的内涵,优美地展示了华夏民族温和、圆融的人文观念。这一理念在太极拳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似乎也应验了现代物理学中“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


        太极图多层面、多角度揭示了宇宙奥秘,而对于太极图产生的因缘至今尚无定论,基本有两种观点:一,太极图的思想渊源可上推到原始时代的阴阳观念,但原始时 代的有关图形、符号都不是,也不能直接推衍出“阴阳鱼”太极图。二,关于陈抟或薛翁,蜀之隐者创作或始传太极图,以及太极图出自禅门曹洞宗的观点,因无以 考证,只能存疑。


        可以确定的是太极图出自宋朝,正是理学成熟和盛行的时代,而理学融汇了儒、禅、道的精义,密不可分。太极图直观地展示了禅与儒道的高度融合,太极图出自谁 之手并不重要,它是在儒、释、道三家文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太极图阴阳变化,及隐含的卍字,都在一个大圆之内,这样的构图更倾向 于儒道天人合一、反求诸己的心性之学,以及禅宗倡导明心见性、勿心外求法的心地法门。
 

   大道至简


        爱因斯坦说:“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是它是可以理解的” 。人类诞生以来,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探索宇宙的奥秘,禅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科学也是。 

       

        中国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在《信心铭》中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当执着于事物的表象,以分别心去界定长短、黑白、是非,大道将被概念分割得支离破碎。一棵树必须是众缘和合而成,大地、阳光、水分等众多条件缺一不可,宇宙万物相互依存,是统一的整体。
 

        分别心表现在人的五毒——贪嗔痴慢疑上。贪嗔痴慢疑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不能反映万物的真实情境。如何破解自我束缚的魔咒,禅为我们开启了方便之门,可是我们是否已有所准备?


        霍金分析了当金鱼养在弯曲的鱼缸里,金鱼向外凝视时会得到实在的歪曲景色,因此将金鱼养在弯曲的鱼缸里是残酷的。现在如果我们将金鱼从弯曲的鱼缸里取出,放入大海它是否它就可以看到没被歪曲的实在图像呢?“实在图像”真实存在吗?


        苏东坡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金鱼的思维只停留在水的层面,水便成了束缚金鱼思维的界限,如果思维不能突破水的界限,它又怎能真正了 解水的实相。如果我们陷于烦恼、嗔恨、悲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这些情绪就是束缚我们思想的绳索。我们可以从水界,或烦恼等情绪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这并不 是说我们的身体要离开这些因素,潜水员在深水里,他依然可以明白自己的真实处境。“跳出三界外,不 在五行中” ,所指不是我们的身体离开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或五行(金、木、水、火、土),而是我们的思维突破三界或五行的束缚,悟入空性,因为三界或五行的本 质仍然是缘起性空。


        心经告诉我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们必须明白水,以及烦恼、嗔恨、悲伤的情绪,都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当我们知道烦恼等情绪也是由各种因素组合而成,烦恼便不再那么顽固,烦恼可以被转化为智慧。


        如果仅凭视觉判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到的都是实在的歪曲景色。打开我们自身究竟圆满的大圆镜智,才是照鉴万物实相的唯一途径。


        如何开显心灵的智慧,禅为我们指示了方向。在禅看来,我们只有通过直接体验才能触及实相,禅的修行,象一把铁锤砸碎了将我们束缚于概念世界的幻觉的锁链, 一旦我们的思维突破现象界的限制,顿悟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禅的魅力正是让我们挣脱沿袭了生生世世的妄想、分别、执著,享受当下正念的生活。
 

禅茶一味


        有一女子靠近佛坐着,入三昧中。佛陀让文殊唤醒她,文殊绕女子三圈,鸣指一下,将她托到梵天,用尽其神力都不能使她出定。世尊说:“纵使你百千万文殊,也 不能让此女子出定。下方经过四十二恒河沙国土,有罔明菩萨可使她出定。” 不一会儿,罔明大士从地中涌出,走到女子前,鸣指一下,女子就从定中而出。


        我们须要留意一个关键词是“从地中涌出” ,地是心地,寓意真正的觉醒源自内心,心灵本身才是开悟的根本,而外在的影响是有限的,如果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纵使百千万文殊也无可奈何。禅是佛陀经典之外的特殊传递,直指人心。


        禅不立文字,扬弃了印度思想的抽象思维,主张直接契入事物的本源,超越一切意识形态,禅这种单纯性特别适合中国心灵实事求是的倾向。


        严格来说,禅并没有自已的思想体系,禅注重直觉体验,“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 ,反之,一草一木也都可以成为体验和阐述禅的真义的契入点。佛陀拈一枝金伯罗花(utpala)传达了禅的奥义。禅的实践可以籍由仼何载体或思想体系来实现。


        禅抛却一切虚饰、华丽的外表,大机大用是禅最明显的特质,茶道、书道、画道等生活中的实践是禅机的优美体现,禅与儒道相遇,它们相互去粗取精,并且共同培 植了一颗智慧和友谊之树——理学。禅是如此富于弹性,如此能与环境相应合,而禅仍然保持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卓尔不群,随缘不变,熔诸家于一炉,化腐朽为神 奇。


        在禅的境界中,一方面,我们需要明白宇宙万物的形成及变化是有规律的,这便是因果的意义,然而因果也是有界限的,当我们悟入无分别的禅的境界,便超越了自然界因果律的束缚,所以改变是有可能发生的。

      
        人类只有开发自己的心灵潜能,突破思维的界限,才能突破器世界的时空限制,而心灵在本质上是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神通就是这种突破时空界限的能力。

       

        当心灵不再执著于时空的界限,便进入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华严世界,此刻我们不只是在茶室里,或小溪边品茶,同时也是坐在浩瀚的银河系中,我们的脉搏与宇宙之心一起跳动。


        生命展示了宇宙之美,喝茶是如此令人心旷神怡,这不再是在绝对时间,绝对空间里一件独立的事情,而是与宇宙同步的美妙示现。这也不是奇异浪漫的观想,这是正念,我们正在享受一杯茶所带给我们的清新和愉悦,我们的身心将得到疗愈和转化。


        正念中,我们身心一如,清晰地了知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周遭正在发生的事情。佛陀说当一匙子盐放到一碗水里,水会比较咸,当一匙子盐放到一条河里,河水受到的影响微不足道。当烦恼放置于广大的宇宙时空中,烦恼便如一缕云烟飘散于浩渺的太空。


        禅与茶是不可分的,运水与搬柴皆是禅之妙用,回归当下,生活无处不是禅。黑与白,对与错,贫穷与富有,物质与精神,这种相对意识的二分法或二元论,制造了分裂和痛苦,我们的心灵,以及情感被弄得支离破碎。我们必须探索整合之道,恢复自己灵性的完整与清静。
 

        如何让我们散乱、浮躁的心变得祥和安静,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方法,禅修便是古圣先贤在探索生命真谛的过程中,发现的适合我们调整身心的法门。禅修的方法很多,如观呼吸,行禅,坐禅等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禅关怀的是最基本和最初的东西,是开显最深层本性的永不过时的新文化,在正念中喝茶,我们便与茶,以及山川、日月融为一体,直至无我的境地。同样地,我们行走、吃饭、工作皆可以清静觉知,心无挂碍。


        禅,对于精神界域之扩充作出过贡献,为文化和艺术的提升开辟了道路,廓清了人类的理想,禅仍然是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宝贵的传统,一个正在成长的精神力量。